查看原文
其他

记一次叩问灵魂的讨论

一出学社传媒公司 一出学社 2021-07-30

整理:原子弹

在一出,导师会是一个每周一次的所有导师聚集在一起讨论重要议题的时间。

起初,我们期待导师会承载导师力培训、导师工具共创、导师影响力评估等功能。但实际运行下来,每周都是在讨论看似“鸡毛蒜皮”小事。这些是曾经我们讨论过的话题:

  • 面对学生的激动情绪下的不文明语言,是接纳学生当下感受为先还是表达自己真实感受为先?

  • 当学生提出的合理诉求与暂时无法改变的物理环境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应对?

  • 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时,支持学生与保护自己如何达到平衡?

在这种想象很美好,但被现实打脸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在问先锋刘校“是否有五年规划”时,他的回答:没有,如果有,那是我的需求,并不是学生的需求。

果不其然,现实会告诉我们导师会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图源:teamlease

在12月10日的导师会,我们又进行了一次由“鸡毛蒜皮”小事引发的且没有统一结论的导师会。这次的主题是:需不需要用规则约束学生晚上归寝时间后互串宿舍的行为。以下是各位老师的想法:

A老师:不一定会影响他人的行为不需要列在学生守则中。我们希望学生为自己负责,就要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而不是一边说着要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一边设置过于严苛的规则。

B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作为学校,我们也要有我们所提倡的行为。学生已经有了晚上归寝时间后可以不睡觉并自己安排时间的自由;如果他们想熬夜,我们也提供了公共空间。不支持还可以互相串宿舍,扩大夜间活动的影响范围,我们还是要提倡有健康规律的作息。

C老师:这里有对学生的底线和对学生的高期待,其实我们就是要衡量我们的规则应该是定在底线还是高线。

❖图源:Sam Brinson

D老师:第一,如果我们现在的管理水平和人力无法支持归寝时间就不能串宿舍这个规则,那就不要放在规则里,定了规则也无法执行。第二,我觉得管理制度的松紧应该有一贯性,在一个大的原则下统一松紧度。而学社一贯的原则和理念都是在不涉及自己和他人身心安全的地方考虑大家的想法和自由。

E老师:学生原来环境是很依靠规则来约束各种行为的,我们现在给了学生很多自由,但他们还没学会在这种自由下如何关注其他人的需求,受到他人不成熟的自由行为影响的同学也很不习惯自己主动提出意见。自由空间与行为能力的不匹配会产生很多矛盾,我们应该一边逐步培养学生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一边扩大他们的自由空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F老师:我们现在的规则上只写了不能做什么事,但没有写遇到与这个规则相关的困惑可以怎么做。学生们是如何看待学生守则上的规则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带领大家讨论“规则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想要怎么使用规则?”,和学生能达成共识。这才是设置规则的意义。

以及,好像很多困惑也不是规则能解答的,规则只是解答困惑的一种方式,那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解答困惑,提升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G老师:既然短时间内我们无法达成一致,建议可以放在社区会议上和学生一起讨论投票......

H老师:为什么我感觉我们讨论完还是有一个问题在我眼前?

I老师:是呀,其实很多问题都像毛线团,毛线抽着抽着最后到达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最大的毛线团

❖图源:creativitypost

其他老师也陷入了沉思,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自由与平等的边界?是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内在驱动还是外在驱动?是……

因为时间原因,这次导师会以“毛线团”话题结束了,不仅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还越理越乱了。我们一开始只是想讨论晚上归寝时间后学生能不能串宿舍而已啊。

但在一次次这些看似随意发散又没能达成共识的对话中,我们仿佛离“这个最大的毛线团是什么”这个话题的答案越来越近了......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